2024-05-18 13:56:53 | kk律师网
扩大了遗产范围,由列举+兜底变为概括+除外;
新增了丧失继承权及宽恕制度;
修改了遗嘱效力规则,删除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
新增打印遗嘱、录像遗嘱为法定的遗嘱形式;
扩大代为继承人范围,侄甥可代位继承遗产;
新增遗产管理人制度。
我国民法典和原继承法相比,对遗产范围发生了:
扩大了遗产范围,由列举+兜底变为概括+除外;
新增了丧失继承权及宽恕制度;
修改了遗嘱效力规则,删除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
新增打印遗嘱、录像遗嘱为法定的遗嘱形式;
扩大代为继承人范围,侄甥可代位继承遗产;
新增遗产管理人制度。
民法典的颁布意义
民法典的颁布意义:1、社会制度需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推进国家治理,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3、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4、更好的保障民事主体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民法典相当于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本百科全书,其中包含了各种各类的民事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法典的第213条至217条中规定妻子必须服从自己的丈夫,这在此后引起了很多保护妇女权益组织的不满,后来被废除。
1816年,法典中曾经废除了离婚制度,1884年又得以恢复。
1970年废除了丈夫是一家之主的规定。
1972年又废除了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地位不平等的规定。
名称的变化:最早颁布时,它被称为法兰西民法典。
1807年9月3日法令称它为拿破仑法典。
1814和1830年的宪章又将其改回原名。
1852年3月27日的法令又把它叫做拿破仑法典,理由是为了尊重历史的真相。
实际上,1870年以后,按照政府的习惯称谓,这部法典一般都仅被称为民法典。时至今日,《拿破仑法典》一般被用来指这部法典的早期版本,借以与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现行版本相区别。
扩展资料:
《拿破仑法典》(Napoleonic Code) ,又称《法国民法典》或《民法典》(Civil Code)。《拿破仑法典》总共分为三大部分,2281条法律条文。
第一部分是人法,其中都是有关民事权利的规定。
第二部分是物法,是有关各类财产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规定。
第三部分是获取各类所有权的方法的规定,具体包括继承、遗嘱、还债、赠予、夫妻共同财产等相关法律条文。
这部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拿破仑法典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民法典的变化的相关内容。
法律分析:(一)"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入法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二)取消实行计划生育相关条文
《民法典》还有一个重磅内容值得关注——婚姻家庭编删除了"实行计划生育"内容。
(三)界定"亲属"、"近亲属"、"家庭成员"的范围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规定:"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四)增加规定最有利于被收养人原则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四条规定:"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禁止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
(五)不再将"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作为禁止结婚的情形
《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kk律师网
2024-06-22 13:06:34
2024-06-10 02:58:19
2024-06-18 09:47:30
2024-05-15 16:45:55
2024-06-06 13:24:34
2024-06-16 1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