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7 10:29:18 | kk律师网
法律分析: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19年12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京举行,备受关注的民法典(草案)首次整体亮相。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民法典既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民族精神的立法表现。从规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强调禁止高利放贷;从抽象地规定公序良俗,到具体地要求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民法典映照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954年。
民法典覆盖人民的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说起民法典的编纂史,可谓是一波三折,它不是一口气就能编纂出的法典,也不是水到渠成说成就能成的法典,它是在千万次的实践当中,实践出来的法典,是千锤百炼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从1954年首次启动算起,中国的民法典编纂之路已经走了整整66年。民法典的编纂,立足国情,解决现实问题、回应时代要求,妥善处理单行法律间的冲突,将分散的民事法律规范组成完整的、有逻辑性的体系架构。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私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
民法典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条规定,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民法典首次独立成编的是的相关内容。
法律分析:《民法典》中人格权首次独立成编,这被称为民法典编纂最大的创新和亮点之一,6章、51条、近5000字的篇幅,人格权编不仅将以往散落在民法各处的人格权整理收纳,更是通过对公民人格权的庄严确认和严格保护,传达出民法典对个人的关爱,要让每个人活得更有尊严。那到底什么是人格权呢?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零九条 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2024-06-10 02:58:19
2024-06-22 13:06:34
2024-06-18 09:47:30
2024-05-15 16:45:55
2024-06-16 11:45:50
2024-06-06 1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