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正文

如何全面认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2024-04-26 18:11:29 | kk律师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如何全面认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全面认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如何全面认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这个不好说呀有点复杂,简单点开始有点民主寡头制.后来是独裁制!

公元前753~公元476年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统治方式.古代罗马政治制度分为 3个大的阶段:王政时代(公元前753~前509)、共和时代(公元前509~前27)、帝国时代(公元前27~公元476).这 3个阶段的政治制度具有不同的特点.

王政时代 古罗马氏族制度解体并向城邦过渡的时期,其政治制度具有“军事民主制”与国家雏形阶段的历史特点.传说当时有7个“王”(rex)相继统治罗马,父系氏族是社会的基本组织.此时罗马共有 300个氏族,每10个氏族组成 1个胞族(库里亚),每10个胞族组成1 个部落(特里布),共组成3个部落.3个部落共同组成“罗马人民”或“罗马公社”.管理古罗马公共事务的机构带有军事民主制性质,主要有:①库里亚大会,由全体氏族的成年男子参加,其任务是:决定战争,选举包括“王”在内的高级官吏,对重大问题的议案进行表决.②元老院,又称长老议事会,由罗马 300个氏族的显贵组成,协助“王”处理一些重大问题,并由它首先讨论.③“王”,由库里亚大会选举产生,拥有军事、审判、祭司等权,但无民政权.第六位“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执政时(约公元前578~前534),依靠平民的支持进行改革,促成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最终形成,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推进了一步.

共和时代 王政时代末,“王”塔克文暴虐无道,罗马人愤而逐之.约于公元前 509年建立了由罗马贵族掌权的共和国.共和时代早期,罗马政权掌握在元老院、公民大会以及执政官、监察官等行政长官手中,逐步形成寡头共和政体.贵族当政,平民无权,平民与贵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平民终于取得了设立平民保民官和平民会议、担任高级官职等一系列权利,促进了罗马共和政体的不断完善.其政治机构主要有:①执政官.共和时代始设,从森图里亚会议(百人团会议)中选出2人,任期 1年,掌管最高军事和民政权力.最初多为贵族独占,公元前366年起始从平民中选出1人,任满后可进入元老院.②公民大会.此时森图里亚大会已取代了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库里亚大会.其职权是选举高级官吏,决定是否对外宣战,表决执政官提交的一切议案,但大会通过的所有议案须经元老院的最后批准始能生效.由于各等级投票数额不一,故实权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③元老院.成员已由100人增至300人,最初为贵族垄断,后卸任执政官及上层平民亦可加入.元老院是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总揽行政、立法、外交、军事、财政、司法等大权,也是罗马共和政体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并设有保民官、财政宫、监察官、司法官等.

公元前3~前1世纪,由于不断进行对外扩张,罗马已从一个蕞尔小邦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国.公元前 1世纪,经过多次大规模的奴隶起义和平民的反抗斗争,罗马共和国出现了严重危机,共和政体已不再适应当时形势的需要,共和时代末先后出现了L.C.苏拉和G.J.凯撒的独裁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G.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于是屋大维确立了个人的专制统治,共和国宣告覆亡,罗马从此进入奴隶制帝国时代.

帝国时代 罗马帝国通常分为前期帝国(公元前27~公元284)和后期帝国(284~476),前期帝国采用普林斯制,后期帝国实行多米那特制.两者本质一致,旨在建立军事独裁的专制帝国,但各有特点.

普林斯制 一般称为元首政治(或元首制).普林斯是拉丁文 principatus的音译,意为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普林斯制形成于奥古斯都在位时期(公元前27~公元14).奥古斯都逐一战胜政敌,结束了长期的罗马内战.他承袭凯撒的传统,企图重新确立个人的独裁统治.但是,共和制在当时还有影响,维护共和政治传统的社会力量依然

首政治的传统方式.这种政治制度是古罗马奴隶制国家从共和走向帝制过程中产生的,在政治上具有过渡性.

普林斯制的基本特点是:①公民大会、执政官、保民官、元老院等共和时代的国家机构名义上继续存在,元首可以援引共和时代的政治制度为依据而拥有各项个人权力.②国家机构的原有职能逐渐变化,或被削弱(如元老院),或名存实亡(如公民大会),一些重要的职位为元首长期占有,如奥古斯都连续多年担任执政官,获得终身保民官的职权,元首成为掌握实权的民政机关的主宰.后来元首还兼任大祭司长,在宗教事务中起主导作用.③普林斯制的主要支柱是军队,元首享有最高元帅的称号,他不仅拥有指挥军队的最高权力,而且成为驾驭整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因此,元首政治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制.一般认为,奥古斯都就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元首政治形式上尊重元老院,故近代一些学者也称罗马帝国前期奉行的是元首与元老院的两头政治.

奥古斯都之后,前期帝国的历代统治者继续奉行普林斯制,皇帝的个人专制权力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得以确立与稳固.提比略在位时(公元14~37),援引“侮辱罗马人民尊严法”来制裁任何非议皇帝的人.克劳狄一世统治时期(公元41~54),把奥古斯都时期的元首皇家办事机构,发展为中央政权机构,奠定了罗马帝国官僚机构的基础.从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公元前14~公元68)经弗拉维王朝(公元69~96),至安东尼王朝(公元96~ 192),普林斯制确保了将近两个世纪“罗马的和平”,并为前期帝国的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时,普林斯制的社会基础已不再是罗马共和国时代的狭隘的城邦公民集团,而是广袤帝国内的整个奴隶主阶级.其中主要是大奴隶主阶级,同时也包括了日益罗马化的各行省奴隶主贵族.

公元 3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危机.从塞维鲁王朝(193~235)开始,皇帝强化了个人专制权力,建立起更有力的独裁军事统治,企图以此缓解帝国的政治危机.至“伊利里亚诸帝”统治时期(268~284),军人专权发展到了顶点.3世纪的动荡局面,促使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由普林斯制逐渐向多米那特制转变.

多米那特制 多米那特是拉丁文 dominatus的音译,意为君主制.G.A.V.戴克里先继位(284~305),把共和制的外衣完全抛弃,代之以公开的君主制.从此,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由普林斯制转变为多米那特制.

多米那特制的特点是: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是“多米那斯”意为(主人、统治者);自诩其权力起源于神,其命令具有法律效力,对臣民拥有生杀予夺之权;采古代东方君主的宫廷朝仪.戴克里先统治时期,罗马帝国被分成4个部分,由4个统治者共同治理,形成了“四帝共治制”的局面,但由戴克里先掌管全权.他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政体,巩固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帝国,实施了行政、军事、财政及币制等多项改革.

多米那特制在君士坦丁一世统治时期(306~337)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君士坦丁袭用前朝的一套官僚机构和军事制度,采用分封同姓王的方法来取代戴克里先时期分封异姓王的“四帝共治制”,把罗马帝国时期的君主专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其时,官僚机构急剧膨胀,共和时代的公职人员已不复存在,官员以效忠君主为最高职责.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令”,对基督教采取宽容态度,意在为君主制寻求理论根据,把宗教作为巩固帝国统治的武器.330年,君士坦丁把帝国首都迁到古希腊城市拜占廷,改名君士坦丁堡,称为“新罗马”.此举标志着多米那特制的最终确立.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476 年,日耳曼人废黜了最后一个西罗马皇帝,标志着奴隶制在西方的终结.东罗马帝国则继续奉行多米那特制,并延续了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在查士丁尼一世时代(527~565)还发展的相当充分.

如何全面认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查士丁尼法典主要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主要内容:

概述

《民法大全》

(Corpus Juris Civilis),又称《查士丁尼法典》或

《国法大全》

,是《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的统称,由

东罗马帝国

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该法典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最后完成于公元530年左右。法典内容为东罗马帝国时期的皇帝敕令,以及权威的法学家对于法律的解释,还有给法律学生当作法学的入门教材等。

在整个编纂工程完成之后,任何对于《民法大全》的评论或者其他立法都被禁止。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kk律师网

起源

相较于希腊,罗马给人的第一印象想必是务实,「罗马人对西洋文明的最伟大贡献就是博大精深行之久远的罗马法」。

而在经过长期的演变,「博大精深行之久远的罗马法」,「 也跟着渐趋式微,而丧失了古典时代既有的精神」。于是查士丁尼开始将紊乱不堪的法律一一作出详细的整理,找来当时的大臣帮他编纂。说是要编纂,但这其实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当时帝国时期,律有二类,一类是帝国法令,为历代皇帝所颁布的立法;一类是法律判例,包括过去司法家和法学家对于法律实际运用时所做的判断和解释,但数世纪来,过去司法家和法学家对于法律实际运用时所做的判断和解释,积累繁多,终至于法令滋章,运用为难」。然而查士丁尼观看这数世纪累积的法典,有些法典早已不合时宜,于是他便开始统合整修,希望能做出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法典。

背景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本已摇摇欲坠的

帝国大厦

,在强悍野蛮的日耳曼人的冲击之下终于灭亡了。西罗马覆灭后,东罗马帝国依然健在,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这主要得力于东罗马有利的地理环境。东罗马帝国的首都

君士坦丁堡

(旧称

拜占庭

)位于欧亚两洲交界处,扼

黑海

咽喉,海上贸易发达,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527年,查士丁尼续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便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来编辑一个新法典,即

《罗马民法大全》

如何全面认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法典是?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法典是?的相关内容。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法典是:《拿破仑法典》。

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zhi度,建立了资产阶dao级共和回国。取得革命胜利的答资产阶级着手制定统一的符合自己阶级意志的新民法来巩固胜利成果,并发展资本主义,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草案四度拟定都未有成果。

帝国成立后,《法国民法典》于1804年3月21日在议会最后通过,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从1870年后,习惯上一直沿用《民法典》的名称。

扩展资料:

这部法典确认了资产阶级和农民占有贵族和教会土地财产的合法性,保证不受封建势力的侵犯;否定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规定每个公民具有同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法典对于家庭、婚姻、继承等社会生活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

这部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上就是KK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KK律师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kk律师网:www.kklvsh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如何全面认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相关推荐
大学生如何认识新时代民法典彰显的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
大学生如何认识新时代民法典彰显的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

《民法典》:预约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得强制要求对方签署本约法律视角:《民法典》解析:预约合同的自由与约束在法律的广阔海洋中,预约合同与本约合同犹如一对舞伴,预约是为未来本约(如购房契约)铺设的桥梁。例如购房认购书,虽然形式上看似预约,实则承载着实质性的买卖协议要素。《民法典》对预约合同的约定尤为细致,违约责任并非强制执行签署,当一方未能履行签署本约的义务时,另一方有权寻求

2024-05-02 05:54:07
怎么评价享誉全球的希腊民法典呢?
怎么评价享誉全球的希腊民法典呢?

法国民法典影响法国民法典在全球法制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对许多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1804年实施以来,它不仅在原属法国的比利时和卢森堡被广泛应用,而且在法国前殖民地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也有所体现,部分法律体系源于此。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自1825年起采纳了该法典,但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补充。更为显著的是,许多国家以法国民法典为蓝本制定本国的民法典,例如丹麦在1838年的

2024-06-30 11:01:04
民法典认知度不高如何解决
民法典认知度不高如何解决

民法典认知度不高如何解决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加大宣传动员,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化作促学懂法之风,推动民法典的推广。基层村干部在农村宣传发动上起着很大作用。充分发挥基层资源优势,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情况,发动基层干部力量,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以多元化方式在“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宣传,做到让村干部“动起来”,让宣传推广“跑起来”,让群众对民法典有

2024-06-11 00:38:48
如何认定如何认定挥霍财产
如何认定如何认定挥霍财产

如何认定如何认定挥霍财产没有用于家庭共同生活上,随意消费都可以算是挥霍财产范围,认定挥霍财产主要是账单,比如支付软件、银行账单。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规定,夫妻对共有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所以如果一方擅自变卖挥霍夫妻共同财产,就侵犯了对方的财产处分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一方侵害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后果】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

2024-05-15 02:54:15
如何理解新时代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法典?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学习好,
如何理解新时代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法典?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学习好,

如何理解新时代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法典?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学习好,中国民法典是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是立足新时代、迎接新挑战、反映新需求的民法典中国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也是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民法典。针对AI这一当下最为硬核的科技元素,中国民法典如何应对“AI挑战"、体现“AI需求”、引导“AI向善”,是体现民法典时代性的标志。

2024-04-28 19:48:19
民法典要如何认定建筑施工合同的效力
民法典要如何认定建筑施工合同的效力

每日学一“典”|第1252条建筑物、构筑物等倒塌、塌陷损害责任每日学一“典”|探索《民法典》第1252条建筑倒塌责任详解《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二条建筑物的塌陷,责任何在?这一条款揭示了清晰的法律准则。首先,归责原则犹如一道筛选,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需承担过错推定责任,即一旦建筑物倒塌,除非他们能提供无质量缺陷的证据,否则将共同负责。这要求他们严格

2024-06-15 22:28:44
民法典规定打印遗嘱填空的效力如何认定
民法典规定打印遗嘱填空的效力如何认定

民法典规定打印遗嘱填空的效力如何认定打印遗嘱填空的效力,需要经立遗嘱人和两个以上的见证人认定,才能有法律效力。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

2024-06-25 13:29:01
民法典思维 从社会治理层面看民法典的意义
民法典思维 从社会治理层面看民法典的意义

论当代中国法典化思维产生的历史根源、现实利弊及校正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迄自清末延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其原因主要有: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国法律传统的历史选择;大陆法系法典化浪潮的影响;急功近利式法典化的必然结果。民法法典化问题历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对我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的历程进行分析,探讨其法典化原因,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我国民法法典化方向和我国民法典命运。笔者试就中国近代民法法

2024-06-14 13:18:15